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同城头条  >  本地  >  菲律宾记者留在中国见证50年变化
菲律宾记者留在中国见证50年变化
2022年09月04日 06:17   浏览:47884   来源:菲社网

640.jpg 720x400.jpg

据“中央社”综合报道:CNN前总裁吉米是菲律宾人。当他在大学访问中国时,由于马库斯实施的戒严令,他被迫留在中国。文革期间,他成为了美国媒体的驻华记者,这让他见证了中国50年来的历史和变迁。

Jaime FlorCruz于2015年从CNN北京分公司总裁的职位上退休。他目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客座教授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,他目前留在菲律宾。

近日,吉米接受中央社专访,用流利的中文说,1971年8月,他和其他14名菲律宾青年领袖,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,访问中国。

他说:“在访问期间,马尼拉发生了一起政治事件,然后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宣布戒严(戒严令),所以我们必须留下来。”

吉米到达中国时只有20岁。“那时候,我不知道我会待多久。结果年复一年,总共12年,我不得不住在北京……算是流亡,但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(马尼拉)。”

微信图片_20211205081539.jpg

吉米和他的政党的菲律宾青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访问了中国。他曾经在湖南下乡,经历了文革时期中国人民的艰难生活,以及70年代的政治斗争和敌视外国人的社会氛围。

吉米说:“71年夏天,文化大革命最尖锐、最残酷的阶段已经过去,战争和街头的场景已经结束。也就是说,有些场景已经正常化,稳定化了,但是文革还没有结束。"

他说:“那段时间还是很紧张,主要是阶级斗争还在进行。在上层,在国内,在社会底层,仍然有许多分裂和政治及意识形态的斗争。”

吉米说,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斗争,中国人民生活艰难。“我记得当时大概每年秋天,我们都会发现每个单位都在调运蔬菜,主要是白菜和萝卜,(物资供应)非常紧张。而且那时候普通家庭没有冰箱,只能放在‘晾晒台’里,过冬,然后慢慢吃白菜萝卜。太难了。”

文革结束后,吉米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。大四毕业的时候,我开始在北京的《新闻周刊》做新闻助理。

吉米说,起初,他只能帮忙整理剪报。“机缘巧合,12月份开始审理四人帮,当时《新闻周刊》在北京的记者回美国度假。因此,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《新闻周刊》的编辑从纽约给我打电报,要我发一篇报道,写一篇报道”。

他说:“我第一次参加一个报告,我写了一篇两周的文章,上面有我的小名字。从此,我开始了记者生涯。”

算上吉米30多年的记者生涯,他在《时代》杂志工作了18年,在CNN工作了13年,报道了1989年审判四人帮、天安门广场,还采访了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。

吉米说,早些年在中国,人们对媒体非常警惕,尤其是美国媒体。“我语言流利,有很多朋友,包括一些老同学。特殊情况下,我可以了解一些信息,更多的是它的‘大形势’。就是所谓的新闻语境。”

他说:“也是因为我在那里上学,也去了北大历史系,所以我的视角应该更广阔一些。我充分利用了这样的优势。另外,我有点像中国人。如果我穿着简单,我就能融入群众。”

吉米说,“在很多场景中,我的中国朋友忘记了我是一个外国人。他们说‘咱们中国’和‘咱们中国’,但他忘了我是外国人,是外国记者。”

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,吉米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。“对我们来说,很多事情都不可思议。因为我看到中国这么苦这么落后,20多年过去了,发展很快,变化很大。”

头条号
菲社网
介绍
“菲社网”平台是一款免费发布便民信息的微信小程序平台,打造简洁、快速、高效的信息推广查询平台。做到为民、利民、便民。服务海外华人各大城市生活圈,在线招聘、店铺转让、房屋出租、二手车、同城拼车、打听求助、生意转让、微帮便民信息发布平台。
推荐头条